第75章 后勤黄康平_四合院之我养了一万只野猪
皖南牛二 > 四合院之我养了一万只野猪 > 第75章 后勤黄康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5章 后勤黄康平

  “别呀,我说的是野猪腰子!你说这野猪野生野长的,在丛林中能长那么大,那方面肯定比家养的要猛多了,效果肯定也要强上不少。”一看到李国华误会了,黄康平连忙解释道。

  李国华一脸的呆懵,野猪腰子还有这个说法?那我回头要批判的试一试了。

  “黄叔,这野猪也不是说有就有的呀,等下次遇到,我会帮你留意的!”

  这不是自己主动的事,最好不要随便接,说不定就是什么事在后面等着自己呢,还是小心为上。

  “你放心,只要你能弄来,黄叔绝对不会亏待你!”

  “黄叔,不是我不愿意,这不是得遇的到才行呀!野猪这玩意你也知道,又凶,又狡猾,一不小心,你带着枪都拿它下!”

  李国华看着黄康平,感觉非常的不对劲。一般来说,这种事就不好张扬,应该点到为止。

  既不强迫别人,又能隐晦地说出自己的需求,这才是双赢,哪有这上赶着找自己帮忙的。

  “国华,最近厂里传的沸沸扬扬的,靠山村闹野猪的事,你听说了没有?有你出马,肯定手到擒来!”黄康平拉着李国华的手,一副你肯定行的表情。

  “行,黄叔,我这边了解一下!”李国华说了一句车轱辘话,将黄康平给打发走了。

 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,来到这个时代后,一直都是戴着一张虚假的面具,生怕被人发现自己的不对劲(性格和言语)。

  也怕因为自己有哪里做的不好,做的不对,给自己留下巨大的政治隐患。

  遇到一点小事都会疑神疑鬼,生怕别人算计自己,对任何事也都是非常的敏感。

  这次又是靠山村,这一上午都听到两次了,李国华本能的感觉到了阴谋!

  其实野猪的威胁倒是次要的,就是这背后的传消息的人是谁呢?这么多人在传,甚至有意无意的都指向了自己,必须把这些暗中的害虫抓出来。

  来到郑爱民的办公室,跟他汇报这一段时间的农场工作成果,并说了拖拉机耕地的事。

  “国华,干的不错,农场在你的手上,是越发的兴盛起来,我和厂长没看错人!”郑爱民看着农场进出账本,笑着说道。

  纺织厂的物资供给,特别是蔬菜这一块,很快就能完全的自给自足,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,也是一个巨大的成绩。

  就问四九城这么多国营大厂,哪个能做到这点,谁有这么出色的成绩,生活生产两手都抓,两手都硬。

  听厂长说,他上次去轻工业部汇报工作的时候,受到了大领导的高度赞赏和肯定,表示要来纺织厂亲自考察。

  这可是直达天听的大好事,进入了领导的眼,以后可就更容易进步了。

  “郑叔,你还是给我找个拖拉机来比较实在!”

  李国华听着没有营养的口头表扬,表示大饼我已经吃饱了,你还是来的实在的吧。

  “嘿嘿,你小子,说你胖,你就喘起来了!这干革命工作不能急,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至于拖拉机我会想办法的。”

  郑爱民从抽屉中拿出两包华子,扔给了李国华。

  他现在已经非常了解李国华了,知道他就是二皮脸,没点好处肯定不会松嘴的。

  李国华欣喜的拿过两包华子,直接揣到自己挎包中,说道:“郑叔,真不是我着急,这几十亩地,一季粮食少说也有几万斤,我这不是为厂里着想么。”

  “嗯,你说的也对!这样,明天我一起去一趟农机厂,找老郭聊聊!”郑爱民想了想说道。

  不是他不愿意帮忙,其实他也联系过附近的农场,主要是机器实在是太缺,大家都是用机器加人工混合作业。

  至于农机厂,机器还没下生产线,就已经有相关单位的人在厂里等着了,你根本连边都摸不着,更别说借用了。

  “行,郑叔,那我们要怎么说动郭厂长呢?”李国华疑惑的问道

  上次农机厂的厂长郭显荣,已经来过厂里一趟,不过他们是为了布匹过来的。

  这快要到年底了,各个厂子的领导,都开始提前好几月开始跑福利。

  但是纺织厂的产量,除去上级的生产任务,还要给相关上下游厂一定份额,剩下的自己分都不够,怎么会有多的给他们。

  所以这一次去找农机厂,那难度是相当的大,没有好处的话,别人不会松口的。

  “嗯,要不要我们送他们点大白菜?”郑爱民想了想,问道。

  成布是肯定不能给的,这个是厂里已经定好的调子,原材料人家也不会要。那么唯一能动用的也就是农场的菜了,不知道能不能拿下郭显荣。

  “郑叔,老话说的好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不如我们教他们办农场吧!

  他们厂附近不也是有大批的空地么,让他们派2个人来我们农场学习一下,然后自己办一个农场!他们还有机器,搞起来比我们方便多了。

  农机厂虽然人不多,但是这有了农场,以后做点啥不方便。收获的蔬菜和粮食能补充伙食,还能用来给工人发福利,到时候说不定上级还要表扬他们!”李国华笑着说道。

  京城的圈子是很小的,纺织厂这个农场,郭显荣自然也是知道的。看着农场每天上千斤的蔬菜,供应到食堂,可是馋坏了他。

  一直说郑爱民沾了李国华的光,说自己手下没有能人,这次不怕他不上钩。

  郑爱民闻言不停的点头,说道:“嗯,国华,还是你想的周到!”

  这农场不是纺织厂第一家想到办的,周边的大厂,还有国有农场都有在弄。

  只是,由于是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办,大家都没有什么经验,所以成功的没有几个。要么是病虫,要么就是家禽生病发瘟,最后入不敷出,大家都只留下了小规模的种植和养殖。

  而国有农场则不一样,他们规模超大,有大量免费的劳动力,投入极低。哪怕是出现了一些问题,大不了铲了重来就是,这和国营大厂自己办还是不一样的。

  现在纺织厂第一个办成功了,还愿意传授经验,郭显荣没理由拒绝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annanniuer.cc。皖南牛二手机版:https://m.wannanniuer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