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称帝建国_漫游影视诸天之旅
皖南牛二 > 漫游影视诸天之旅 > 第180章 称帝建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0章 称帝建国

  1628年春,陆诚在燕京正式称帝,建国华夏。

  虽然底下的大臣们对此很不满意,认为应该秉承传统,取个单字,像什么秦汉唐宋元明之类的,或者叫“大华”。但都被陆诚直接否定了。

  作为一路从北打到南的开国帝王,陆诚拥有绝对的说一不二的话语权,别人可以提建议,但听不听就看陆诚的心情了。

  至于年号,陆诚也是直接定的“永昌”,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。至于这个年号历史上曾被别的皇帝用过,甚至李自成也用过,陆诚也并未在意。

  决定一个王朝气运长短的,从来不是看国号和年号。

  后金又是“天命”,又是“天聪”的,还不都被陆诚给灭了?

  称帝说起来简单,可流程却是相当繁琐,单单是准备工作就做了一两个月。

  陆诚虽然想要一切从简,但下面的文武大臣确实不同意,据理力争,引经据典,说了一大堆。

  陆城这一次倒是没有反驳,毕竟这一辈子也只有一次,仪式感庄重一些,也能忍受。

  至于将来还有没有机会再称帝,陆诚自己也不确定。

  经过一系列繁琐的流程,又是祭告远祖、先祖,又是祭天封禅,各种仪式走完,陆诚总算是实现了黄袍加身,走上了权利的巅峰。

  之后,自然是喜闻乐见的封赏有功之臣,封赏后宫妃嫔,制定各项国策等等。

  在给群臣封爵这一块,陆诚参考历朝历代的标准,制定了公、侯、伯、子,外加一二三等将军,一共七级爵位。

  但封爵不封地,只给优厚的待遇,允许子孙后代承袭爵位,只是每隔一代会降一等爵位,只有立下军功,才能够保住或者继续往上提升爵位。

  如今,陆诚麾下的将领有不少,但却并没有人封为国公,最高的也只是封侯。

  毕竟,现在仗还没打完,以后还有更多的仗要打,这要是提前把爵位都封到顶了,将来再立下功劳怎么封?

  不过,跟随陆诚从辽东出来的,最高也就是总兵,之前并没有爵位,能够被封为开国侯,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。

  而且,只要他们以后继续立下功劳,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

  值得一提的是,丁白缨的几个徒弟中,丁修一直带领骑兵东征西讨,为陆诚的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,被封为开国勇毅侯。

  丁显身为特战大队统领,也一直带人奋战在第一线,立下的功劳一点都不比丁修少,同样被封为忠勇侯。

  丁翀和丁泰是后来者,在南方远征之中,也是屡立战功,被封为征南伯、平南伯。

  其余被封侯的,还有各路总兵。

  有许多被封爵的将领还正在外面领兵作战,封爵的圣旨也是直接送到前线。

  一时之间,倒是更加激起了前线将领们的奋战之心,加快了收复各地的速度。

  封赏群臣的同时,自然也少不了封赏后宫。

  后宫的女人当中,对陆诚事业帮助最大的,自然是丁白缨,这皇后的位置,自然也是非她莫属。

  除了皇后之外,张嫣也协助丁白缨,把后宅的一切事务都处理的妥妥当当,让陆诚可以安心的在外打拼。

  因此,张嫣被封为皇贵妃,仅次于皇后丁白缨。

  并且,皇后和皇贵妃都是专属称号,只有一人。

  其实,华夏古代的后宫也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。

  从周朝开始,君王后宫一般有正后、三夫人、九嫔、二十七世妇,八十一御妻,一共121名后妃。

  但实际上,历朝历代都会有所改动,明朝的后宫嫔妃,倒是并没有按照所谓三夫人、九嫔、二十七世妇、八十一御妻的制度。

  陆诚的后宫,也不想整那么多讲究,只是设置了皇后、皇贵妃、妃、嫔、美人五个等级。

  皇后与皇贵妃都是一人,其他的并没有严格的数量限制,全凭陆诚的喜好。

  目前,被定为妃的只有周妙玄一人,封为淑妃。

  周妙玄的妹妹周妙彤,也刚刚被纳入宫中,暂定为嫔。

  至于海兰珠和大玉儿,则是被定为了美人。

  这几位都加起来,陆诚的后宫之中也仅有六个女人。

  朝中的大臣们建议要举行一场选秀,为陆诚挑选全国的美女,以充实后宫,却被陆诚拒绝了。

  不是陆诚不想要更多的美女,只是眼下刚刚建国,天下未定,诸事繁杂,还不是享乐的时候。

  相比于选秀充实后宫,陆诚更倾向于重开科举,选拔人才,尽快把各地的官员空缺补上去。

  于是,陆诚刚刚登基称帝不到一个月,就让工部与礼部开办华夏报刊,随后通过报纸的形式,把重开科举的消息宣传出去,并定下了科考日期。

  当然,这科举的制度也要改一改,肯定不能再像之前那样以四书五经、诗词歌赋之类的为主题。

  在科举考试开始之前,陆成也下令让各地的官员统计各州县的读书人数量,重建学堂,推行新式教育等等。

  当然,新式教育的推行,同样免不了遇到各种阻力,也需要一个过程。

  总之一句话,建国之后,陆诚还是很忙,但却有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他办事,可以调动的力量也更大了。

  毕竟有皇位在身,是真正的名正言顺,号令天下。

  由于大明朝的贪污腐败、天灾人祸、兵荒马乱,导致人口数量也降低不少。

  为了尽快的恢复人口,为华夏大发展储备人力基础,陆诚还制定了新的婚嫁政策,并鼓励生育。

  首先,陆诚颁布了新的婚姻法,规定女子满16周岁方可嫁人生子。

  在古代,很多时候女子十三四岁就开始嫁人,甚至有些十一二岁就成婚。

  那么小的女子,自己都还是个孩子,身体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就要生孩子,生下的孩子自然不可能太过健康,婴幼儿的夭折率极高。

  因此,陆诚让户部对全国进行了人口普查,制定了居民户籍,规定了新的婚嫁年龄。

  同时,为了保证新生儿的存活率,也为了延长华夏居民的平均寿命,陆诚又召集了一帮子医师,把赤脚医生手册给搞了出来,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推广,同时在各地建立医师培训学院,把医疗教育放到了极高的位置。

  就在后方大搞发展的时候,前线也传来了战报,西南方的云、贵、川等地相继被收复,西北方也成功进军西域,长江两岸地区也基本平定。

  华夏帝国永昌元年年底,整个华夏已经初步实现了大一统。

  紧接着,陆诚制定了三年恢复,五年发展,十年扩张的大战略方针,整个华夏大地开始恢复生机,蓬勃发展起来……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wannanniuer.cc。皖南牛二手机版:https://m.wannanniuer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